第253章 梳理内政_回到清朝做盐商
顶点小说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253章 梳理内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3章 梳理内政

  军政府的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新的管辖区,政令要想施行下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总要有一个过程,留出足够的时间给百姓去适应。

  不仅仅是百姓,新上任的官员也要适应自己的岗位。

  董书恒在会上仅仅提出一点,那就是要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管。严格落实异地为官的政策,防止地方官跟地方大族勾结的情况发生。

  现在的淮海军政府这一块,基本上已经完善。目前淮海军没有省一级的军政府,各府的军政府直接向淮海军军政府总部负责。

  一方面,淮海军中还缺乏那种独挡一面的省级行政官员。另一方面,淮海军现在的地盘就那么多。直接管理到各府完全能够管理得过来。

  在一些重点发展的地区,改府为市,比如现在在上海地区,淮海军就成立了上海市。

  市这个名称以后在淮海军的辖区将是一个特殊的地域称号,必须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

  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还得益于现在淮海军有电报线路跟各个地方联通,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说到电报线路,现在董书恒正在筹划一条到远东的电报线路。

  这条线路需要通过从山东半岛的胶东地区铺设一条到朝鲜的海底电缆。

  正好满清朝廷下令各地搞洋务,山东巡抚桂中行趁此机会上奏折要建立一条电报线。这样山东部分的线路就解决了。

  朝鲜那边,见识过了淮海军的舰队,更是不敢忤逆淮海军。

  最近朝鲜的形式也传到了董书恒的耳中。

  对于朝鲜半岛现在的乱局,董书恒乐见其成。朝鲜跟清廷一样保守,这让淮海军在朝鲜倾销商品一直不是很理想。

  虽然淮海军可以在釜山港自由活动,但是也仅限于釜山。

  朝鲜的内陆百姓基本上还是过过着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不多。

  购买淮海军商品的主要是朝鲜的达官贵人们。但是这些人毕竟有限。

  现在朝鲜打起来了,正是淮海军赚钱的好机会。

  董书恒已经派人去跟林凤祥以及朝鲜实际上把握朝政的安东金氏接触。

  在平壤的林凤祥一直在等着淮海军的人上门。

  果不其然被他等到了。

  他待淮海军的特使非常客气,一点都看不出来双方是敌对关系。

  林凤祥首先提出的就是换回自己和手下太平军的家属。

  关于这一点,淮海军特使没有一口答应,目的自然是要讨价还价。

  不过淮海军对林凤祥还算客气,没有直接让林凤祥用现金来换。

  毕竟林凤祥手中缺钱,而淮海军并不那么缺钱。

  淮海军特使提出的条件是,每一名军官的家属要100名朝鲜苦力来换,每一名普通士兵的家属,要10名朝鲜苦力来换。

  而且男女都要。虽然交换的比例很高。但是林凤祥这边还是同意了。

  因为林凤祥的手中恰巧有大量的朝鲜人俘虏。

  淮海军要这些人当然是要放到远东还有黑龙江流域。

  虽然淮海军自己也在移民,但是远东和黑龙江流域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放个几千万人过去都不算拥挤,而且这些朝鲜苦工比较温顺,他们还跟华夏大陆的百姓一样勤劳。

  可以说是比较优质的劳动力。

  将这些人搞到远东,可以将一些辛苦的工作交给他们。

  这样移民过去的汉人就可以分出更多的人参加军事训练。

  不仅是在朝鲜,远东新提拔出来的日本仆从军也通过商队从日本迁来大量的佃农,帮助他们耕种自己分到的土地。

  而那些最初到达远东的萨摩藩俘虏则成为了专业的仆从军,不需要在参加农业生产。

  这些日本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这里除了冷一些,其他方面都比日本要好,即使是那些佃农,他们的生活也比在日本国内要好。

  董书恒还专门让情报人员调查对比了林凤祥和安东金氏之间的力量对比。根据情报,董书恒发现林凤祥现在实际上处于弱势。

  安东金氏的反击是慢了一些,但是林凤祥毕竟是外来势力,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大族就是不满金氏专权,但是还是会跟在后面一致对外。

  所以董书恒决定有必要对林凤祥给予一定的帮助。

  他的帮助很简单,就是卖给林凤祥5000把燧发枪以及100门老式火炮。

  当然了,林凤祥要拿真金白银来买。这点枪炮的钱林凤祥还是出的起。他在外面转战了这么久抄没的大户也不少,手中还是有很多金银的。

  金氏那边也提出了购买武器,淮海军的人也同意了,但是交货的时间,淮海军这边会进行控制。

  比如说让他们打完一仗后,再给金氏这边交货。

  战争对于半岛来说意味着一场灾难,但是对淮海军来说却是大量的订单。

  工厂的机器可以放心大胆地满负荷运转。工厂只有运转起来才能够发展,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相比手中握有大量的金银,董书恒更倾向于建立更多的工厂,将金银转化为生产力。

  后世老美为什么害怕华夏,明明他只要印钞票就可以过得很好了。

  还不是因为华夏强大的制造业,只有这些运转的机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实力,其他的东西,那种表面上的繁华都是虚的。

  一旦战争爆发,你手中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东西啊。除非你一开始就有优势,敌人封锁不了你。

  只有自己有制造能力,有资源,才能够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战斗力。

  董书恒的婚礼定在了十月一日,按照规矩是找人算的日子,但是以董书恒的身份,还不是他说哪天好就哪天好啊。

  按照董书恒的说法,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关键是好记。

  婚礼之前董书恒是不可能再出远门了,他正好可以花时间好好梳理一下淮海军的内政。

  之前他已经就跟军政府开过会,了解了一些军政府的事情。

  这一块只是淮海军的管辖范围大了一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董书恒更加关注的法制建设这方面。

  随着淮海军立法的健全,现在已经基本上摒弃了使用《大清律例》。

  这在董书恒看来,是淮海军正式从满清分立出来的标志。

  法律体系是约束人们生活的最基本的准则。当淮海军治下的百姓全部接受淮海军的法律约束之时,那么他们从根本上就已经不是满清的子民了。

  董书恒准备在推翻满清之前,先将自己的统治秩序给规划好了。

  现在的两江地区,相当于为他将来统治整个华夏做一个试点。

  如果他在两江地区试点成功了,那么到时候推翻了满清,他就能够直接将两江这里的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

  董书恒在淮海军成立法院系统后,就开始着手制定各项法律规定,从民法、刑法到各种商业法规,从实体法到诉讼法。

  在程序上淮海军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一般的案件直接归县一级的法院直接受理,如果对法院的审判不服,可以上诉至府一级的法院。

  重大案件直接由府一级法院受理,如果对案件的审理结果不服的话可以到淮海军的高级法院上诉。

  另外,淮海军的刑法相比大清律例,大大减少了死刑罪名,基本上废除了肉刑。只有杀人、绑架、抢劫、强奸、投毒、防火、故意伤害等重大暴力犯罪适用死刑。

  原来的肉刑全部给董书恒换成了徒刑和流放。

  按照董书恒的计划,以后华夏会有很多偏远的领地。有些地方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即使移民,大家也不愿以去,只能流放罪犯过去了。

  在刑事程序法方面,淮海军没有自己专门的公诉机关。一般的刑事案件直接由警察局向法院提起公诉,但是监察院会对案件的过程进行监督,不仅监督警察局,同时也监督法院。

  涉及到公职人员违纪的案件,由监察院负责侦办,同时也由监察院进行公诉。

  淮海军的监察院只监督淮海军的政府、法院、警察、军队等机关内部人员,而不针对老百姓。

  在民法方面,董书恒他们也没有照搬《拿破仑法典》,而是将华夏的一些民俗都融入了进去。

  比如婚丧嫁娶方面,充分尊重了华夏百姓的民族习惯。

  所以淮海军制定的民法,在婚姻家庭编的变化是最大的。比如说中国人喜欢在结婚之前先订婚。淮海军的民法就对订婚的法律效力问题做出了规定。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改动。在土地的征收与征用方面都明确了政府的权力和所有人的权利。

  防止以后在国家建设上,有人会滥用自己私有财产权,给国家建设带来麻烦和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最近的梳理,董书恒带着军政府法制部门、法院的人将所有的法律都梳理了一遍。

  淮海军没有专门的立法机关,写给机构要等见建国了,国体确定了下来才会有。

  现在的淮海军发布的法律法规,都是董书恒签署就生效的。效率确实很高,不过董书恒不得不慎重对待。

  董书恒发现淮海军现在最为欠缺的就是商法以及知识产权法。

  现在欧洲的列强都已经开始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而淮海军却还没有。

  淮海军手中有很多技术都是划时代的,董书恒根本不敢拿到欧洲去申请专利。因为申请专利意味着,要向对方的专利部门透露商品的相关的技术参数。

  董书恒并不信任这些欧洲人,他们的专利法只是保护自己国家的专利。自己把一些核心的专利拿去注册很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了。

  所以董书恒准备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有些技术不能输出的,可以先用自己的专利法在国内保护起来。

  利用这段时间董书恒最近跟着下面的人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给起草了出来。

  因为涉及到商人的利益,董书恒还特意召开了几次听证会。这可能是淮海军在立法的时候唯一提现民主的地方了。

  董书恒他们这么立法要是在后世肯定会显得草率,现在嘛,反正是做试点,有问题也能及时地纠正。

  所以董书恒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ss.com。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