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食色性也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顶点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72章 食色性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2章 食色性也

    第559章食色性也

    前文说过,年初上元节的时候,李素带老婆游华山、顺便请诸葛亮年后一起云游视察,当时诸葛亮的年纪,距离周岁十六也就差三四个月了。

    如今已经是194年农历三月底,算算日子,诸葛亮十六周岁的生辰,会在去呼厨泉处出使的路上渡过。这风餐露宿赶远路的环境,条件肯定不好,所以李素趁着这几天还在银川城里,舒适优渥,请阿亮吃几碗寿面,也算是使唤人的补偿了。

    何况也谈不上使唤,这是为了诸葛亮自己的成长,积累各方面的阅历。

    一行人坐着重新装好车轮、裹上草编外胎的大篷车,嘎吱嘎吱地晃悠着进了只有半丈多高土墙的银川城。

    马超亲自来城门口迎接李素,然后一起入城。马超说了些自去年各奔东西后的功业进展、西域见闻,还表示已经准备设下了简陋的接风宴,宴请李素一行。

    不过,李素也看得出,这个接风宴肯定是真的非常简陋的了,不是马超谦虚——谁让这银川郡才刚设没多久呢。

    就说刚才看到的所谓城墙,其实就是一道围墙,连夯实工艺都没有,只能算是堆砌。跟历史上马超和曹操在渭水之战时曹操立的浇水冻结的冰墙营寨还不如呢。

    城内的其他建筑,也是非常简陋,马超临时设置的银川郡守府,暂时也只是一个夯土加尖桩木栅栏围起来的建筑,里面的住屋还是加了木柱子的帐篷。

    至于城内官民的住处,那就更破了,就算有房子,也是稻草泥巴加一些木料临时拼凑的。移民才刚来这儿不到一个月,能把春耕插秧先忙活完就不错了,房子只能是以后农闲的时候慢慢修整。

    见到城内那么简陋,李素也不对马超的设宴款待有多大期待,笑着说不必客气,把食材交给他随身带的厨子就行了——李素这种人,哪怕只是带个一千人的卫队使团,肯定也要随军带专门的厨子的。反正部队本来就要火头军烧饭,额外弄两个手艺好的开小灶也不算过分。

    李素不是武将,不用演“饮食与士卒最下者同”的戏。

    马超原本还想客气一下,后来想到李素一贯在刘备阵营以奢靡著称,估计是真看不上他请客的那些粗夯厨子,这才没坚持,只是拨了几十只羊给李素一行,还有些别的材料。

    马屁拍到马腿上的弄巧成拙事儿可不能干。

    诸葛亮在一旁也很是好奇,很想知道李师这一辈子都没来过银川郡的人,到底有多了解这地方。

    一行人收拾安顿了一下,很快就到了晚饭的点。中午是在篷车上吃的干粮,大伙儿嘴里早就淡出鸟来。闻到李素下榻的营地中、那个临时作为庖厨的帐篷里传来的淡淡香味,所有人都有些受不了。

    其实李素已经算给大活儿面子了,压根没搞什么气味重的菜肴引诱大家,香味已经算是很清淡自然了。

    他让厨子做的只是水煮手抓羊,而且也没特地多用香料。只是最基本地放了点生姜和香叶,连盐都是最后快煮熟了才放一点点。免得新鲜Q弹的羊肉被腌脱水了,肉质发柴。

    至于调味不够,那就单独搞蘸料,在蘸料里用豆豉酱油、蒜泥、胡椒,还可以稍微拌一点点异端的韭花(其实韭花是蒙古地区的羊才需要蘸,盐池滩羊不膻可以不放)

    除了羊肉之外,就是拿了盐池碱水和面的拉面作为主食——拉面这种东西,还是今晚才第一次在地球上被发明出来。

    李素随军带的做面厨子原本只会擀面后切削,根本没想到面可以碱和抹油后反复拉长、不断不粘。李素第一次勒令他放心大胆拉,拉断了别怕大不了下脚料给普通士兵吃,那厨子反复拉断了几十碗,总算有点手感了。

    直到天色几乎全黑了,李素才招呼诸葛亮等人,以及马超马岱进大帐一起饮宴。

    酒是马超从金城随军带来的,很是珍贵,运输成本不菲,军中已经禁酒多日了,除了大胜仗庆功的时候,平时是没得喝的。

    大盘的羊肉和蔬菜每人案头一盘。旁边还有一海碗微微金黄色的面条,上面飘着碧绿的蒜叶葱花、雪白的萝卜片、同样雪白但Q弹有反光光泽的大片厚切剁羊肉。

    只可惜面里没有红辣油,只能是微微撒些胡椒粉。这个时代不仅没有辣椒,连植物油品种也比较匮乏,连拉面时防止黏连的那层油,都是抹的羊油。

    加上面汤也是直接用的煮羊肉的汤,端上来之后稍稍不太烫了,立刻就能看到飘着一层白油。若是后世喜欢清淡口味的人估计会吃不惯,觉得跟河南羊肉烩面似的。但汉末的人不太排斥油腻,飘着白花花羊油的汤只觉得鲜美醇厚。

    “右将军真是讲究,吃个羊肉都比我们这种久居西凉的人精致。马某吃了二十年羊肉,算是白吃了。”马超一边吃一边感慨,他的情况还算是好的了,毕竟已经吃了快个把月的盐池滩羊了,只是对李素的拉面和蘸料赞不绝口。

    而其他人第一次吃到盐池滩羊,与拉面、蘸料的三重震撼叠加在一起,全都说不出话来,连吹捧都没时间了,只听到大帐里“吭哧吭哧”、“吸溜吸溜”刨食的声音。

    “李师明明也只是从地理志怪一类的书上看到的知识,为什么他到这些从没来过的地方,就能比我更了解当地呢?嗯,肯定是因为他别的书读得多,触类旁通,知道万物转化之理。

    所以他知道‘碱水’和‘带酸的羊肉’相遇转化,能得出如此万全不膻的羊肉,真是奇妙啊……看来我枉为灵台令一年半,读书还是不够多不够全,以后要一辈子保持吐故纳新,绝对不能自大。

    不想了,再吃几块肉,太好吃了。这肉不但毫无膻味,还那么弹嫩兼备,芳香扑鼻,实在匪夷所思。”

    诸葛亮吃完一大碗手抓羊肉拉面后,抹抹嘴,心里如是想着。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诸葛亮十六周岁,正是发育最猛最旺盛的时候,历史上他都能长到“修八尺有余”。如今家里条件更好了,虽然不用跟原本历史上那样种田体力劳动,但需要骑马赶路运动,还有些别的奔走劳碌,十六周岁居然已经跟最终身高七尺六寸的李素一样高了。

    要是诸葛亮还有两到三年的发育期,哪怕生长放缓一些,每年两三寸,最后怕不是都能有八尺三四寸身高了。这样一个挺拔的壮汉,发育期一顿吃了五斤羊肉都不奇怪(汉斤,折合两斤半)。

    至于李素带来的那些女人,虽然不是很方便抛头露面,但也躲在帐篷里吃羊肉拉面吃得不亦乐乎,一个个觉得银川郡这地方也不算什么塞外苦寒之地了。

    ……

    不过在西北地区奔走,就算羊肉随便供应,蔬菜的短缺还是挺让李素受不了的,他跟其他同时代的人不同,他特别注重养生和补充维生素。

    一天的饮食里只有蒜叶萝卜葱花是素的,吃两斤肉才配半斤蔬菜,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所以宴席的最后,李素依然要特立独行给自己煮一点茶。

    茶叶对于草原民族解油腻养生很重要,因为吃羊的东西吃多吃腻了,李素难得没在茶里加羊奶做奶茶,而是放了烤干的大枣和枸杞,算是进一步增加水果滋补维生素。

    这种加枣加枸杞的吃法,后世在西北地区有些地方也挺流行,自有其道理。被李素今天作为吃手抓羊吃腻后的配套解腻饮料发明出来,很快也成为了风潮,后来被马超等将领发扬光大到处传播。

    可谓是大汉之地,无论南北,奢靡风潮都是李素引领起来的。从荆州到益州到凉州,李府菜用过的东西立刻会引来众人模仿。

    可惜的是,李素自己也忘了,吃盐池滩羊吃多了,还同时吃枣吃韭花吃枸杞,会让人过于滋补,当晚就差点流了很久的鼻血。

    幸好他止血静养躺了一会儿,等身体平复之后,还是觉得燥热,偏偏又到了月末月初的时候,两个月前他就是这时候带着亲戚刚走的刘妙启程开始云游的,当然少不了再乘兴而来。

    可怜刘妙初经风雨,见的世面尚少,被折腾得气若游丝才让周樱分摊受难。

    云收雨住之后,刘妙久久喘息,怔怔出神,似乎收获了很多人生感悟。

    她用头发摩擦着李素的胸膛,燕语呢喃:“跟你之前,人家也算是无欲则刚了。跟你之后,才知道哪里是无欲则刚,是见识少了。

    算了,不想这些了,跟着你跑几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别老是想着虚无,说不定把这一切都见识腻了之后,又会真的又无欲则刚吧。”

    李素用手指爱怜地帮她把香汗湿黏的头发梳理顺了:“那就彻底放开了从心所欲,等火候到了,自然不逾矩。”

    刘妙听了脸色一红,娇嗔责怪:“你……你这人说话,怎得缠夹不清,全无虔诚,以儒训夹杂于其他修行之中,太羞耻了。”

    李素:“我这是德色兼好,好德如好色。”

    刘妙内心觉得一阵阵犯罪感翻涌,她已经越来越觉得,跟李素在一起,不仅肉身要遭到试炼,连灵魂都会被洗刷。尤其是李素这种心中毫无圣贤,别说六经注我了,他怕是天下诸道都拿来注我,可谓“百家注我,有用就拿来利用”。

    哪怕跟自己的女人,都是奇葩言语迭出,毫不收敛。

    刘妙觉得自己的下限都被拉低了,越来越没有节操,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生命的意义真是变化得太快了,这该死的刺激人去继续深入探索的欲罢不能。

    连续几天,刘妙都跟着李素宅在帐篷里吃羊肉枸杞大枣韭菜,顺便讨论哲学和人生真谛,排遣之前旅途的劳累。

    视察团里的其他闲杂人等,也都休息了几天,然后大伙儿兵分两路,李素继续在银川郡视察工作,派去联络呼厨泉的使团则继续上路,数日后抵达了呼厨泉的汗庭。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ss.com。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ss.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