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25地球航段_无尽航路
顶点小说 > 无尽航路 > 第255章 25地球航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5章 25地球航段

  第255章25.地球航段

  天海线蒙着一层灰影,经过四天的航行,科考船穿过一片浓郁白雾,从W-01航段进入W-00地球,进入了西太平洋。

  地球是航路起点。

  对所有人都意义非凡。

  从1405年郑和追击海寇误入迷雾海开始,这片藏在太平洋深处的海域就再无宁静,无时无刻都有大量船只来往通行。

  此刻也是。

  尽管此刻是夜间,漆黑海面上却星星点点灯光通明,十万吨级的货轮和游轮,先后从迷雾海边缘跃迁,也有大量船只从地球离开,西出太平洋进入其他星球。

  科考船跃迁前后的这段时间,左右至少有三十条船擦身而过,距离近到能看到对向游轮舷窗内的游客,甚至他们的脸。

  这种景象很少见到。

  庞然巨轮在夜幕下灯火冲天,犹如一座座海上巨城,乘风破浪穿梭夜海,一条接一条,映亮漆黑海面从对向缓缓航来。

  轮船光芒连接起来。

  犹如一条条光带绵延海上。

  如果从太空向下俯视,本该漆黑一片的太平洋,却和现代城市一般,星星点点的轮船绘出了从港口到迷雾深处的航线。

  古代的远洋船队代表了人类对漆黑大海的向往,此刻的繁忙航道则代表着人类对无尽航路的征服,万千游轮彻底点亮这片迷雾海,让它从未有过一刻的黑暗。

  科考船三区的餐厅内。

  郑云等人齐聚一堂坐在沿窗角落,和科考船上很多年轻人一起坐着看,从晚上十二点等到两点,才亲眼见证了这一幕。

  时间是地球时。

  正正经经的地球时。

  “让人震惊。”

  纪道眺望窗外感叹一句。

  近处是一条条海上城市经过,远处的星星点点更多,仿佛银河倒挂映于海面。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船流量比晋槐路门口的车流量都大,动辄十万吨起步的大船,在这里就和马路上的小车一样常见。

  当然也有小船,不过小船通常航行在‘轻型航道’,这里是巨轮航道,小船进来很容易出事,一不注意就被压扁了。

  十万吨的钢铁游轮,压迫感已经非常惊人,在古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巨轮航道上,十万吨只是刚刚入了门而已。

  十万吨级听着吓人。

  但往上还有百万吨级。

  走稳定海域的固定航线货轮中,就有满载达到百万吨级的船,四五百米起步的长度,货真价实的航线重器海上巨城。

  不过那种确实也不常见,想应对无尽航路的复杂海况,十万吨级就是一个极限,在很长的时间内应该都不会突破。

  “时代变了。”

  郑云也万分感慨。

  这段航路是人类最繁忙的航路,没有之一,它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历史,每一年的船流量都在上升,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让古人看到这一幕,估计要被惊到嘴巴大张,无法想象现代科技能达到这种程度,甚至疑惑这么大的船里装着什么。

  “这么多船到底在运什么?有这么多需要运的东西吗?为何非要拉来拉去,就地建城,原地加工,不是能省很多事?”

  纪道张着嘴疑惑询问。

  郑云并未回答他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根本说不清楚,原地建城是古代技术落后的唯一选择,却不是现代的唯一选择。

  大明到处搞神鬼遗迹和大量都司,只是因为大明没能力运走,古西方也是一样的情况,移民殖民是效率最高的发展法。

  纪道的思维就是古人思维,他很难理解眼前的场景,甚至觉得有点浪费资源。

  “运什么的都有,能源、矿产、原材料、农作物、工业品,原地建城的确能节省一些资源,但无航海路不需要节省。”

  “而且这是资本遵循利益的选择,你从长期看觉得浪费资源,但从短期角度考虑,船运的代价明显要小于建城代价。”

  刘铭放下茶杯低声道。

  “海面上那些红的蓝的是什么东西?”纪道又指向远处,能看到一条条真光带,漂浮在海面上把航道分成数条。

  “你可以理解为红绿灯和指示线,和机场跑道差不多,划分出单向航道,以免两条货轮在跃迁迷雾海后迎面对撞。”

  胡锐华仔细给纪道解释。

  这个餐厅里都是年轻人,他们后桌就坐着一群研究生,此刻正拿着手机拍照。

  纪道问题太多,问得又非常初级,刘铭和胡锐华知晓纪道是道家出身,但临座其他人不知道,频频转头看纪道一眼。

  应该没有瞧不起的意思。

  他们就想看看是谁问的。

  这条科考船上都是业内泰斗和权威教授,以福恩文物局为主,汇集着来自西航路从W-02到W-07的考古和探索精英。

  他们这些跟大学教授来的研究生,在这条船上是最低等级,因为他们只能贡献体力,主要是以学习和培养新生代为主。

  他们是下一代主力。

  但此时此刻还是学生。

  随便拉来一个救援队的成员,出海和探索的经验都比他们多,贡献也会更多。

  因为能出现在这条船上的人,也都是跻身各行各业前列的精英,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不菲,救援队也都是知名救援队。

  术业有专攻。

  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像纪道这样,连货船拉着什么都好奇的人,在这条船上应该是不多了,甚至是唯一一个,除了纪道外再无第二家。

  确实有点过于无知了。

  而且他嗓门还挺大的……

  “哦,这个确实,在明仙海记卷十三第十二篇里,记录过一个海上诡事,就是两船对撞,然后和魂魄一样重叠了,两条船你中有我我中有伱,疑似仙鬼降冥。”

  “海上忌讳多啊。”

  纪道嘀嘀咕咕点点头。

  “重叠了?历史上居然还有这种事情?”虎子听得一愣一愣地看向纪道。

  海上红线防的不是这种情况,它防得是一条船跃迁出来以后,在浓郁迷雾范围内,来不及转弯,撞到从对向航来的船。

  迷雾海的跃迁是有规则的,跃迁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有一段距离,整条船全部进入跃迁线后,才会进行正式跃迁。

  如果跃迁落点有障碍物,跃迁就压根不会成功,会在跃迁区里持续航行,障碍消失后再跃迁,不可能在跃迁时碰撞。

  而且如果双向有船同时跃迁,那也是毫无关系,你跃你的,我跃我的。

  所以纪道说的这种情况,郑云等人都是闻所未闻,从来没听说过类似事情。

  “有啊,好几次呢,我说的这次是明安宗七年秋,海卫出海时发生,在求仙瀛南九子列岛,明仙海记上写得很详细。”

  纪道看向郑云小声道。

  这都是历史记载的海上诡事,但只记了一个结果,详细过程没写,估计当时海卫也不太清楚,没有调查出结果来。

  “求仙瀛在哪?”宋婉坐在郑云身边的窗前,抱着一个热水杯好奇询问。

  “这个……我知道它在哪,但我怎么和你解释?求仙瀛南在甲子洲的南边,这个甲子洲西边还有个仙龟群岛,上有仙龟,其肉肥美多汁,食之可延年益寿。”

  纪道略显为难。

  他知道的地名全是古代地名,和现代地名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他不知道现代地名叫什么,解释来解释去还是说不清。

  “请问这明仙海记是?”

  身后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郑云左手不邻窗的桌子,有几个带着眼镜的老教授,桌子上还放着空餐盘和安眠药,在此刻起身走到他们桌前询问。

  “……”

  纪道看向郑云一言不发。

  他说话时刻意压低了声音,却不想还是被听到了,虽然他感觉这事没什么要紧的,但也有可能,自己又说了不该说的。

  想到到这里纪道也委屈。

  他就知道这些东西,想和亲朋交谈几句,除了说点这些之外,还能说些什么?

  “家传的残卷。”

  郑云客气开口回答问题。

  类似这种问题,这样回答一般都错不了,因为这种神神怪怪的残卷在坊间流传众多,当年谁家家户户都有几本,和志怪小说一样,十本里有十本都是人为杜撰。

  老百姓就爱看这个。

  写得越诡异越吓人,同时越像那么回事的,就能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还有八大志怪之说,都传说是宫里被带出来的。

  其实全是假的。

  都是老百姓自己编的。

  真正的神鬼记载不可能流出去,那玩意全是来真的,真能顺着书中记载在现实找到,万一被什么人顺着书,找到血丹方,再倒手卖给权贵,就又是一场人祸。

  明仙海记这四个字一听就是偏史记那类的,而这种文体的志怪残篇,在坊间也多得是,笔法越像官方的就越能卖钱。

  郑云这样说基本就是否决真实性了,至于这些老教授信不信那就是另一回事。

  “明仙海记这四个字在明史出现过,它可不是一般的坊间残卷,而是真正由海卫记载的航海日志,这个残卷你们手里有几篇?它的价值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老教授对郑云追问。

  “你后来说的这个,求仙瀛南,是不是在历史上出过求仙祸乱的那个地方?”

  另一个老教授看向纪道。

  “……”

  纪道求助看向郑云。

  这两个老教授一开口,纪道就知道这次遇上懂行的了,因为他们断句断对了,这个地名叫求仙瀛南而不是求仙瀛。

  宋婉就断错了。

  后边这位老教授不仅断对,还不翻书就能想起求仙祸乱,一定是位明史权威。

  因为求仙祸乱一出口,纪道就迷迷糊糊想起来了,他似乎也看过这件事,当时距离郑和出海才过去二十多年,而且祸乱一共只死了七个渔民,完全是芝麻小事。

  这种小事都张口即来。

  这位教授绝对是专业的。

  而这种人很难糊弄过去,因为他们回去随便翻翻书,就能对上所有细节。

  闯祸了。

  这下麻烦了。

  “不记得放在哪了,我们回去找找,如果找到的话,就上交给文物局保管。”

  郑云表情自然随口即答,这种话大可以说好听点,因为他不会找到的。

  “别啊,郑小哥,你们有博物馆,何必上交了,放你们自己的博物馆里也行。”虎子一听这话就急了,他当真了。

  “你们有博物馆?”

  老教授扶了扶眼镜,视线下移看向众人胸前的通行证牌,一个一个扫过去。

  虎子是救援队成员。

  刘铭是张教授学生。

  这些信息都写得清清楚楚,从名字到年纪出身,还有成员的任务类型和组别。

  但到了纪道和郑云时,上面的信息就不一样了,他俩只有名字和年纪,任务类型是空的,郑云的组别还是一组(甲)。

  “放到博物馆也是一样,希望你们能翻出来,此类古卷很有研究的意义,听你们口音是福恩人,贵馆的名字叫什么?”

  “等你们找到后,能否通知我们一下,我们会登门拜访,借阅古卷一观。”

  两个老教授点头不再追问,甚至不怀疑这个博物馆的信息,直接就相信了。

  因为郑云的通行证很特殊。

  那个组别看似是随意安排,官方没有明示组别的含义,刻意模糊了级别高低。

  但它实际上是个权限组别,用这个词,代替了主管、队长、领导等词语。

  一组可以参加考古队的闭门会议,参与讨论整个考古队的任务细节和目标,在遇到危机情况后,商议决定应对办法。

  后面的甲则是队长的意思,到了南泽遗迹之后,会独自带一个队伍进行探索。

  只要挂着这个一组甲,就一定是有客观原因的,不管佩戴者有多么年轻,都不是怀疑这个证件发放是否合理的理由。

  术业有专攻。

  人不能以年纪论高低。

  郑云不知道这回事,但即便知道了,他也不得不出了这个风头,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一组甲里,因为这是必要的规章。

  没有这个权限,他就没资格在遗迹里乱逛,因为南泽遗迹不仅有福恩文物局,还有故博和总局,规章制度非常严格。

  在福恩市有徐禹给优待,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打个电话,关卡也就放人了。

  但到了故博总局的地盘,人家不认你这个,人人都忙得焦头烂额,给谁打电话都没时间接,更不想处理这些小事。

  如果没有这个一组通行证,被故博封锁的区域,说不让你进就不让你进,而一旦挂着这个组别,那就真是随便进出。

  所以这个证必须要有。

  与其一次次给徐老打电话,用徐老的人情,麻烦人家和总局沟通,还不如只用徐老一次人情,直接在福恩市把事办了。

  徐禹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一点小事总给总局的人打电话,所以干脆就一声不吭,给郑云直接改了组别。

  “好,前辈留个联系方式吧。”

  郑云心中疑惑,但还是轻叹口气答应下来,因为这二位老前辈真的非常客气。

  自己是个年轻人。

  但他们没有丝毫轻视。

  “小刘,过来帮我扫个码?”老教授掏出一部智能机想加郑云好友,但不会用手机,于是朝郑云后背那一桌招了招手。

  “好,来了。”

  一个研究生立刻起身,略显惊讶地走向餐桌看了郑云他们一眼,接过教授手机,打开扫码功能和郑云加了个好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s.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s.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